两个月前,我收到网易云音乐合伙人的邀请函。然后就开始day by day每天帮它给歌曲打分,好处是半永久的黑胶会员和合伙人的身份。
我之所以接下这份“工作”,好听点说是想要这份认同,难听点说是为了这一点虚荣。不过这并不违背任何道义,所以也并不值得讨论。
一个月之后,完成了第一期的评定,拿到了“资深合伙人”的标签。往上是首席合伙人,往下是高级合伙人。怎么分的高低呢?我们都知道审美音乐是一种非常主观的东西。网易云合伙人的评定得分机制,是个人给出的评分与全部合伙人平均评分之间的差值小于0.5,给予3或5分的分数奖励。
随着评定歌曲数的增加,我发现我渐渐能get到一首歌在其他合伙人那里会打多少分了。在这种情况下,只要我按照这种感觉来打,每周所谓的“准确率”就会特别高,拿到首席合伙人的标签也不算什么难事。
意识到这件事的一瞬间,我很惶恐。往大了说,我就是在为一份并无价值的虚荣而破坏自己的原则(音乐审美)、突破自己的底线,随大流。同时我也意识到,如果我一直这样做了,那么我作为这个系统中的一个变量,就会使这个系统不断向我不喜欢的方向“偏移”。
第二天,我开始严格按照自己的标准重新评定歌曲,果不其然,这一轮我的分数不再虚高。但我如果一直这样做,就总会有歌会因为我这个变量而刚好跳到另一个等级,或高或低。整个系统将会向我喜欢的方向“偏移”。
这与许多生活中的决策不谋而合,比如说打仗的时候同为弱小的一方,但若是展现出顽强的抗争意向,侵略者就大概率会去进攻看起来更加容易得手的其他弱小势力,而免于灾祸。事业上的也是如此,没人会把机会留给一个并没有上升欲望的人,大胆说出自己的梦想,世界将会向你“偏移”。
题外话:
我承认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审美,同时也坚定地认为审美是有高低之分的。无论是摄影、音乐、影视、游戏,我永远不会给出鼓励的赞扬。